本书是音乐家斯克里亚宾(AlexanderScriabin,1872-1915)的传记。斯克里亚宾是俄罗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作曲家,其作品以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性,在音乐史上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斯克里亚宾深受尼采和瓦格纳影响,在世纪之交各种文艺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将俄罗斯音乐的超验性发展到一种极致,其思想高度和音乐理念对后来的许多艺术家、文学家产生了影响,他的音乐在其离世后的一百年间也一直是音乐会上的常演曲目。本书立足于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作品,沿着这位音乐家的人生轨迹,从人格和思想两方面来进行诠释,在层层交织的叙述、对比和分析中,呈现出斯克里亚宾丰满的、传神的形象,是一部深度和广度兼具的精神传记。
本书梳理杨振宁的学术成就和对现代物理发展的影响与贡献,并探寻其学术研究上深邃精简风格与独特科学品位的形成。这本传记不仅描述了杨振宁一生的行止,也为他在物理学上的历史地位做了一个总体评价,展示了20世纪现代物理学群星闪耀、蓬勃发展的鲜活剖面。
本书汇集了昆汀·塔伦蒂诺接受的24篇重要采访,内容包括:戛纳电影节访谈、《落水狗》新闻发布会、昆汀·塔伦蒂诺谈《低俗小说》、引人入胜的银幕小说、放心观影、成功的自由与代价等。
本书收录了大卫·林奇的访谈记,涵盖其整个艺术生涯与人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只要是黑色,什么颜色都行》《林奇式存在》《用电影对抗衰败与失控》《狂野世界中的温柔爱意》《艺术家大卫·林奇的创作与人生哲学》等。
亚历山大大帝,是马其顿王腓力二世之子,历史上首位征服欧亚大陆的著名帝王。亚历山大自幼聪颖过人,曾受教于亚里士多德,稍长即被授予首府总督一职,并以平定山贼有功而任命为马其顿大军统师,随父横扫希腊城邦。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亚历山大继承王位,率领希腊联军进攻波斯,大败波斯大军,直入小亚细亚,攻占两河流域,波斯王大流士被杀。又进军埃及,越过印度河进入恒河流域,因战士思乡心切而被迫撤退。亚历山大融合东西文化,鼓励民族间通婚,并倡导民族地位平等,将希腊思想、律法散布各地,开创希腊化时代文化,死时年仅33岁。
本书汇集了荣格迄今为止未发表的所有陈述,包括“我生命中的意义是什么;我获得过什么样的学识;是受到了什么的影响;我的工作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当衰老如期而至,我又把精力放在了何处”等。此外,书中还补充了作者整理、出版本书的过程与涉及的文献资料,力图为我们提供另一种视角,更全面地了解荣格的思考。
本书是以“门外汉”为对象撰写的浮世绘鉴赏入门书。浮世绘将日本江户时代点缀得华丽多彩,作者选取15位代表性的浮世绘画师,即菱川师宣、奥村政信、西川祐信、铃木春信、北尾重政、胜川春章、鸟居清长、喜多川歌麿、鸟文斋荣之、东洲斋写乐、歌川丰国、葛饰北斋、溪斋英泉、歌川广重、歌川国芳,用平易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他们的生平、创作历程和各自的特点、代表作品,并于行文中巧妙交代时代背景,使读者加深对江户时代艺术史的整体了解。
涩泽荣一,日本企业家。马场公彦,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本书是“日本企业之父”“日本近代实业界之父”涩泽荣一的自传,涩泽荣一曾进入明治政府大藏省,深度参与新型国家建设,后又从大藏省辞职,担任“第一国立银行”行长,他始终倡导“义利合一论”,一生中参与创办企业约500余家。本书以动荡的幕末维新为背景,讲述大实业家涩泽荣一从童年到青年、壮年时期,从攘夷志士到德川家臣,从明治政府官员到实业家的传奇人生。而涩泽荣一数度转型的起伏人生,也部分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图景。
本书分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今。内容包括:飞上云端;西行记;火箭升空;导弹小姐;蛰伏;90天和90分钟;月光;模拟之王;行星引力等。
本书回顾了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人生经历,细致分析了作家从早年到晚年的叙事性作品,涉及《看不见的城市》《通往蜘蛛巢的小径》《帕洛马尔》等代表作。作者以“自传性”为切入角度,挖掘了在卡尔维诺的创作中,自传材料与文学叙事、人生经历与作家职业之间既明显又隐秘的联系,试图在文学史中树立一个鲜明的形象一讲故事的人,为读者深入了解这位20世纪的伟大作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为卡尔维诺的研究者提供了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