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用户,欢迎您! 读者登录 馆员登录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检索
| 收藏

作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9
ISBN:978-7-5598-5109-3

本书指出一代宗师郭沫若开创的并为学术界普遍相信的“标准器”比较断代方法的局限,即“标准器断代法”只能提供相对年代的不足。作者另辟蹊径,以铜器自身提供的历日(年、月、月相、日干支),校以实际天象,再结合文献进行创造性的青铜器断代探索,从而将周王的王年和西周的年代清理出一个条贯。

作者: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8
ISBN:978-7-5739-0065-4

本书引进英国版权。书中介绍了太阳系的各类天体,全书共分为16章,分别是太阳系、水星、金星、地球、月球、火星、火星陨石、谷神星、木星、伽利略卫星、土星、土卫六、土卫二、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作者围绕不同行星的发现展开介绍,重点比较了不同天体的异同,并介绍了人类探索的进程及最新成果。除行星外,作者还介绍了小行星、彗星等太阳系常见的天体。本书配有NASA高清天文图片,多角度呈现宇宙百态。

作者:

闻新周露编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7
ISBN:978-7-122-40583-8

本书以文字与图片搭配的形式,介绍太阳系各星体及太空探索的奥秘。每章从航天探测器的飞行路线启航,逐一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行星卫星和小行星,以及人们所关注的黑洞、星际文明、观星方式等。具体内容包括各类航天探测器、太阳系起源、宇宙诞生、气态行星和固态行星、天体发现和相关的科学家,以及相关的传奇故事等等。

作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出版时间:2022.07
ISBN:978-7-5695-2084-2

本书首先简单描述了天体的运行情况,如太阳系、如何确定天体的位置、地球的周年运动等;然后讲述了观察天体的工具——望远镜——的发展变化,从最初的折射望远镜到反射望远镜,再到折反射望远镜,以及后来的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太空望远镜;接下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论述了夜空中著名的恒星、行星、星团、星系,以及彗星、流星、极光等各种情况;最后带领我们去探索地外生命,如UFO、地球的起源、寻找太阳系和银河系等。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4
ISBN:978-7-5576-9771-6

本书改版自别莱利曼的《趣味天文学》。全书介绍了“关于天的学说”中最基本的内容,用典型的科普语言,帮助读者澄清一些基本的天文学现象。书中对于一些天文现象和材料的研究方式同学校的教程有着本质的不同。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们半懂不懂的天文现象,在这本书里被用一种不同寻常、充满辩证观点的方式给予重新阐述,引领读者轻松走进天文学的大门,从而最大限度地激起读者的兴趣。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
ISBN:978-7-5730-0515-1

本书以及对于宇宙未来和太空经济的展望,来解答诸如能量和暗物质的组成等棘手问题,带我们去探究一系列源起、发现和认知的转变,了解到人类是如何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又是如何实现转换视角来观察事物的。文笔优美而浪漫,行文通俗易懂。让我们踏上旅程,向人类认知的边界前行,甚至走得更远一些。

作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5-26030-8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毛瑞青研究员率领由紫金山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组成的团队,结合各自科研方向创作天文科普文章,甄选其中约五十篇编成本书。全书主题从太阳活动到太阳系天体,再到系外行星、星系、宇宙大尺度结构,以及天文探测技术,等等。内容涵盖太阳物理、行星科学、宇宙学、高能物理等多个天文学领域,更包含天体化学、天文历算等特色学科,涉及当今天文学诸多热门问题和前沿进展。本书每篇文章的作者都具有丰富的科普文章写作经验,皆在紫金山天文台官方公众号上登载科普文章并广受好评。本书在保持全书整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保留了每篇文章的特色,全书行文通俗易懂,趣味盎然,穿插大量插图,从多个视角展现宇宙的迷人之处,发现科学之美,激发人们对天文学和自然科学探索的兴趣,可让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读者拥有愉快的阅读体验。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为本书作序。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9
ISBN:978-7-208-17756-7

本书共五卷。第一卷介绍了宇宙的起源及其构造,列举了各种星座,介绍了地球上的南北极圈、赤道等概念。第二卷系统介绍古罗马的天文学理论,即十二星座的分类和宫位系统。第三四卷主要介绍星座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对地球的影响。第五卷主要是关于行星的理论。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ISBN:978-7-5722-3566-5

“太空生活是什么样”这个问题令许多人好奇不已。本书正是根据对真正去过太空的宇航员们的采访资料编纂而成,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他们的切身体验。为什么在太空中打个嗝很麻烦?宇航员们怎么上厕所,怎么睡觉?什么是“反梦”?太空中有没有上下左右?许多在地球上微不足道,让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在太空中都需要小心翼翼才能实现,并需要复杂的技术支持。本书不仅能满足广大读者对太空生活的好奇,更是在提醒我们,太空飞行不仅意味着在太空中观赏我们所在的蓝色星球、进行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更是慷慨奉献出时间、热情甚至生命的宇航员们克服种种困难的勇敢之旅。书中的故事活泼生动、新奇有趣,但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令人肃然起敬。在面对挑战未知的任务时,正是因为有了宇航员们的平和与坚定,宇宙探索活动才能够稳步、坚定地向前推进。

作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ISBN:978-7-5726-0680-9

这本引人入胜的科普小书解读了当代科学里极具挑战性的现象—黑洞,它也是我们理解整个宇宙的方向标。在这本书中,作者拨开亿万光年的星际迷雾,改变我们对黑洞的认知,邀请我们共赏黑洞奇妙绝伦的特质,也是我们更接近黑洞隐秘的属性。被《连线》杂志评价为“zui冷静的天体物理学家” 的珍娜·莱文,用跌入黑洞的描述,极其诗意地刻画这段疯狂的冒险,让我们在读完全文之后得以在完美的寂静中偶尔仰望星空,再次遐想那片神秘的宇宙。

作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1.12
ISBN:978-7-5596-5636-0

本书时间跨度3000年,从玄学到科学,详解人类对火星的认知全过程。从亚里士多德建立宇宙体系到航天器登陆火星实地勘探,看人类如何一步步开启星际巡航之旅。主要内容包括:奇异之星;红色异域;水的踪迹;生命探源;中国问天;再造新世界。

作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08
ISBN:978-7-113-27699-7

本书主要是解答孩子们对于宇宙世界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宇宙是怎么产生的、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是什么味道、宇宙中的反物质、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宇宙中的太空魔王——黑洞、意大利面条化效应、白洞里的时光之旅等。

作者:

钟倩欣[等]编著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4
ISBN:978-7-5359-7616-1

本书分六部分,内容包括:观星的乐趣;从星座讲起;认识四季星空;光学望远镜;天文摄影入门;观星APP和观星软件。

作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2
ISBN:978-7-5110-5163-9

本书包含的内容有:地球;地表之上;住在太空;太阳;太阳系;小行星带之外;群星;星系群;宇宙大爆炸;宇宙的边缘等。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
ISBN:978-7-5710-0645-7

本书收录了哈勃望远镜的300余张最新图像,还揭示了望远镜的技术原理和图像的创建过程,解释了图像所拍摄的内容及其如何支持科学家的理论和预测。

作者: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
ISBN:978-7-5709-0967-4

本书共分4章,从第一章宇宙的神秘开始,到第二章人们发现了黑洞,第三章绍黑洞的时空,最后是关于宇宙一些假想,科学就是在人们不断的好奇与探索中呈现了今天的繁荣,而未来可能还有更多惊喜呈现在人类面前。

作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0.09
ISBN:978-7-5596-4480-0

本书是为任何想了解宇宙基本知识及终极原理的人准备的轻松、入门级科普读物。全书分为十个章节,由十篇引人入胜的简单文章组成,引导读者快速穿过星系,解释黑洞、暗物质的奥秘以及大爆炸之前宇宙到底是什么状态,探讨了外星人是否存在,引导读者开启对宇宙未知的求索兴趣。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
ISBN:978-7-5484-5506-6

本书的任务就是为读者打开一本宇宙空间的巨大画册,并阐述在此空间内发生的奇特现象,进而唤起读者对最引人入胜的科学之一—星空科学的兴趣。主要内容包括:地球,地球的形状及其运动;月球及其运动等。

作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
ISBN:978-7-301-24675-7

本书分四部分,神秘的恒星与宇宙空间、有序运转的太阳系、普通而又特别的地球、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恒星;恒星的一生;漫游宇宙空间等。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
ISBN:978-7-307-21052-3

在书中,科普大师别莱利曼不仅向小读者们讲述了天文学的常识和基础知识,还运用各种奇思妙想和让人意想不到的分析,为小读者解析天文学谜题、解析科幻故事,激发小读者对学习天文学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让小读者学会活学活用天文学知识。